从中医角度来说,痛风属中医“痹症”范畴,其发生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,究其内因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或减弱,与肝、肾、脾关系密切,如肝主疏泄、主筋骨,风湿入侵,阻滞肝脉,会影响尿酸的排泄,可导致血液中尿酸的浓度过高,久之成病;脾主运化,脾虚则运化失司,水湿不能正常代谢,湿浊内生,日久化热,凝结于经脉而为病。外因多与寒、湿、风邪入侵人体肢体、经络、肌肉,致筋骨、关节、经络痹阻,气血运行不畅,不通则痛。

典型的痛风按自然病程进展分为四个阶段:高尿酸血症期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、间歇期和慢性期。高尿酸血症期没有临床症状,仅有约5%~12%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终发展为痛风;出现急性痛风后,临床特点为反减少发作作的急性单一关节炎、痛风石形成、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,病程迁延者可发生尿酸盐肾病、尿酸性肾结石,严重者就如祝先生一样出现关节致残、肾功能不全。
痛风其实是一种代谢性疾病,主要是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,会导致尿酸产生的过多或者是排泄减少造成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增加。尿酸会在关节滑膜、滑囊、软骨等位置沉积,造成组织的炎性反应,引起疼痛。产生痛风的主要原因是尿酸增高,而尿酸增高的原因也有很多,痛风在古代称之为“王者之疾”,意思就是说是达官贵人才会得的病,是一种“富贵病”。